您好! 欢迎访问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九三学社专题议政会首次向媒体记者开放
发布时间:2013-04-25
点击:
     轨道交通伤亡事故责任如何界定?地铁内纠纷如何处理?兜售物品、乞讨卖艺和逃票等行为如何实施处罚……18日下午,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举行的“轨道交通立法专题议政会”上,社员们谈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问题,一脸无奈。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作为一线运营服务管理方,本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影响运营安全的行为,但现行法律规章制度均未授权进行处置,导致事故发生时,运营方不能及时消除妨碍和风险。法律的缺失成为影响轨道交通发展的紧迫问题。
  “轨道交通的政府管理职能配置在各个主管部门,规划配置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建设配置在住房和建设主管部门、运营配置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安全防恐配置给公安部门。”没有可以依法执行的法律条例,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没有专门的执法队伍,这是本次来自地铁公司、交通管理部门、专家学者中的九三社员代表对当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状的概括。
  轨道交通立法其实已是各方共识。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召开《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条例》立法专家研讨会。据介绍,该立法周期为24个月,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六大项立法工作任务。
  “轨道交通立法不应只局限在运营管理方面,而需从总则、规划、建设、安全、运营、维护等一整套的全方位法律着手。”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教授张秀媛对正在进行的立法准备,仍然有话要说。“在规划建设中,尤其要重视对环境的影响,要征得当地老百姓意见,进一步增加公众参与度。”
  立法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参与议政会的律师代表王颖坦言,在立法中还应对乘坐人的公共行为进行规范,对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追责。
  “整部法律的制定,应该有一个通盘考虑,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社员赵炜的深刻感受来自于,当前地铁5号线和10号线的车型选择上,站台狭小、设备搭配不协调,导致开通后客流猛增,故障不断,老百姓怨声载道。“因此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听取运营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各个环节应该相互充分沟通和协商。”
  据介绍,九三学社的专题议政会此次是首次向媒体记者开放,每年20多场专题议政会也成为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为社员参政议政搭建的又一平台。

关闭